1831年8月26日,法拉第用伏打電池在給一組線圈通電(或斷電)的瞬間,在另一組線圈獲得的感生電流,稱之為(wei) “伏打電感應”。同年10月17日,法拉第完成了在磁體(ti) 與(yu) 閉合線圈相對運動時在閉合線圈中激發電流的實驗,稱之為(wei) “磁電感應”,並提出磁場的概念,實現了“磁生電”,創造電磁力學,設計了圓盤發電機,宣告了電氣時代的到來,以電磁為(wei) 核心的*代電磁式儀(yi) 器開始逐步走向成熟。
電磁效應的發現與(yu) 應用,為(wei) 原始的機械式儀(yi) 器儀(yi) 表向電磁式儀(yi) 器儀(yi) 表發展提供了理論和技術保障,使*代指針式儀(yi) 器儀(yi) 表正式形成與(yu) 發展。3.麥克斯韋繼法拉第之後集電磁學大成,在1865年他預言了電磁波的存在,說並指電磁波隻能是橫波,計算出電磁波的傳(chuan) 播速度等於(yu) 光速。麥克斯韋於(yu) 1873年建立電磁理論,在出版的科學名著《電磁理論》中係統、麵、地闡述了電磁場理論,成為(wei) 經典物理學的重要支柱之一。4.1886 年至1888 年,德國物理學家赫茲(zi) 通過試驗驗證了麥克斯韋爾的理論,證明了無線電輻射具有波的所有特性,進而發現了無線電波,設計出了雷達,開啟了無線電波通信技術,使遠距離無線測量儀(yi) 器的出現成為(wei) 能,讓、電視等電器有了飛躍發展。
電子儀(yi) 器的產(chan) 生使儀(yi) 器儀(yi) 表從(cong) 模擬式儀(yi) 器過渡到數字式儀(yi) 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