時至今日,兩(liang) 化融合已經不是什麽(me) 新鮮議題了,這幾乎誰都知道。所以當奚家成談起儀(yi) 器儀(yi) 表行業(ye) 的兩(liang) 化融合時,我們(men) 的心裏並沒有什麽(me) 太大的波動。但當生產(chan) 過程信息化這個(ge) 詞一出口,本能使我們(men) 眼前一亮。來了!伴隨著這樣的心理活動,我們(men) 不知不覺挺直了腰背,神貫注在了他接下來的話語中,連一個(ge) 字、一絲(si) 語氣都不肯放過。
奚家成顯然是經過了一番深思熟慮的,身為(wei) 原機械部的老司長、現中國儀(yi) 器儀(yi) 表行業(ye) 協會(hui) 的名譽理事長和專(zhuan) 家委員會(hui) 主任委員,這個(ge) 在儀(yi) 器儀(yi) 表行業(ye) 耕耘了大半輩子的老專(zhuan) 家,對於(yu) 兩(liang) 化融合命題的思考,並沒有如很多人一般流於(yu) 表麵,至少從(cong) 儀(yi) 器儀(yi) 表行業(ye) 出發,兩(liang) 化融合,實際上大有為(wei) 。
其實同近幾年來機械工業(ye) 大起大落的幾個(ge) 行業(ye) 相比,儀(yi) 器儀(yi) 表行業(ye) 已經算得上是風平浪靜了。不同於(yu) 過山車一樣的工程機械等行業(ye) ,儀(yi) 器儀(yi) 表從(cong) 2010年5200億(yi) 元左右,一直到2013年8256億(yi) 元的產(chan) 值,主營收入的增長率超過15%.整個(ge) 行業(ye) 每年1000億(yi) 左右的增幅,著實顯得一步一個(ge) 腳印。在十二五初期,奚家成曾經提出一個(ge) 五年計劃產(chan) 銷翻番過萬(wan) 億(yi) 的預計目標。那時候說完,晚上回去覺得很不踏實,他笑談往事,現在看來沒有問題了。到2015年末,儀(yi) 器儀(yi) 表行業(ye) ,必將突破一萬(wan) 億(yi) 的產(chan) 值。
盡管隨著整個(ge) 機械行業(ye) 的大趨勢,儀(yi) 器儀(yi) 表行業(ye) 的增長率也在緩慢下降,但由於(yu) 沒有如其他機械行業(ye) 一般的產(chan) 能過剩問題,行業(ye) 體(ti) 上的發展情況,在奚家成看來還是相對健康的。對此,他通過五個(ge) 方麵來證明:行業(ye) 本身產(chan) 銷的增幅大於(yu) 進口的增幅;中資企業(ye) 的增幅大於(yu) 三資企業(ye) 的增幅;出口增幅大於(yu) 進口增幅;新產(chan) 品和中產(chan) 品的增幅大於(yu) 一般產(chan) 品增幅;服務業(ye) 務增幅大於(yu) 製造業(ye) 務增幅。在球經濟依然疲軟、中國機械行業(ye) 尚未擺脫危機的當下,雖不能說是一枝秀,但儀(yi) 器儀(yi) 表行業(ye) 能有這樣的表現,已經稱得上是圈點。
但盡管如此,儀(yi) 器儀(yi) 表行業(ye) 依然有著屬於(yu) 自身的危機和困境。從(cong) 行業(ye) 三大板塊工業(ye) 自動化、科學儀(yi) 器、常用儀(yi) 表來看,以往前兩(liang) 部分由於(yu) 技術含量高,常年掌握在外國企業(ye) 的手裏。近幾年來,工業(ye) 自動化中的流程工業(ye) 自動化係統,由於(yu) 控製係統企業(ye) 的科技進步和產(chan) 業(ye) 化取得顯著成效,已經*打破國外壟斷,而且值得一提的是,因為(wei) 這方麵的需求並不是急劇擴張,因此市場是硬生生從(cong) 國外企業(ye) 手裏搶過來的,這也是奚家成極其自豪的一點。
但是,作為(wei) 工業(ye) 自動化另一個(ge) 重要組成部分的離散工業(ye) 自動化係統,卻現狀堪憂,這一部分目前的情況與(yu) 流程工業(ye) 自動化係統在上世紀90年代十分相似,90%以上的市場都掌握在外國企業(ye) 的手中,而且由於(yu) 市場已經基本瓜分完畢,所以中國企業(ye) 要想在這方麵有所突破很難。作為(wei) 行業(ye) 另一大板塊的科學儀(yi) 器,中國與(yu) 外國的差距也很大,中產(chan) 品大部分需要進口,且目前沒有大的突破性進展。而作為(wei) 中低檔產(chan) 品居多的常用儀(yi) 表,由於(yu) 市場逐漸飽和,近兩(liang) 年來出口由旺轉疲。由此看來,高科技依然是整個(ge) 行業(ye) 麵臨(lin) 的關(guan) 鍵的節點,作為(wei) 一個(ge) 高科技特性原本就比較濃的行業(ye) ,儀(yi) 器儀(yi) 表未來將如何發展,則取決(jue) 於(yu) 如何突破高科技產(chan) 品這一門檻。
問題的提出是很容易,如何做到卻很難回答。對於(yu) 當下的儀(yi) 器儀(yi) 表行業(ye) ,僅(jin) 僅(jin) 是加大科技投入、研發產(chan) 品並不能從(cong) 整體(ti) 上提升行業(ye) 的水準,行業(ye) 結構的調整,以及行業(ye) 內(nei) 企業(ye) 自身的改造和提高,也是其中重要的環節。奚家成透露,在行業(ye) 結構調整上,以往整個(ge) 行業(ye) 多為(wei) 科研服務,而如今,直接和民生有關(guan) 的產(chan) 品設備的比例在不斷上升,盡管大部分產(chan) 品依然服務於(yu) 工業(ye) 和科研領域,但如農(nong) 林牧漁、氣象海洋、教學醫療等領域的儀(yi) 器儀(yi) 表,在2013年的增幅超過了工業(ye) 用產(chan) 品的增幅。在未來,儀(yi) 器儀(yi) 表要怎樣與(yu) 民用相結合,成為(wei) 了行業(ye) 的一個(ge) 極其重要的發展方向,能夠由此延伸出來的新產(chan) 業(ye) 很有能數不勝數,儀(yi) 器儀(yi) 表是多元的,奚家成對此喜聞樂(le) 見。他覺得,美國阿波羅號登月計劃過後,一大批軍(jun) 用測控技術和設備迅速產(chan) 業(ye) 化、民用化,由此才帶動了美國一大批的產(chan) 業(ye) ,中國在這方麵如何做、軍(jun) 用與(yu) 民用如何更好的過渡銜接,是未來儀(yi) 器儀(yi) 表行業(ye) 發展的一個(ge) 亮點。
而另一個(ge) ,也是奚家成目前為(wei) 關(guan) 注的一點,就是儀(yi) 器儀(yi) 表行業(ye) 信息化的問題。自從(cong) 兩(liang) 化融合的命題提出至今,許許多多的行業(ye) 已經就這個(ge) 問題展開過無數次的討論,而迄今為(wei) 止,作為(wei) 兩(liang) 化融合的主體(ti) ,大多數企業(ye) 看兩(liang) 化融合依然覺得是一個(ge) 遙遠的、高大上的問題。這個(ge) 問題究竟會(hui) 為(wei) 自己帶來什麽(me) 樣的利益?許多企業(ye) 知道得並不清楚。在奚家成的判斷中,企業(ye) 為(wei) 自己的財務、倉(cang) 儲(chu) 、人力資源等板塊配備各種信息化的係統,這固然以稱之為(wei) 兩(liang) 化融合的一方麵,但這還遠遠不夠。真正的兩(liang) 化融合,指的是將生產(chan) 模式和生產(chan) 過程用信息化管理,而其中核心、重要的應該是生產(chan) 過程的信息化。隻有生產(chan) 過程實現了信息化,並在此基礎上形成現代企業(ye) 管理係統,才會(hui) 在提高企業(ye) 效率和產(chan) 品質量上真正看到效果。
比如企業(ye) 的中間庫,過去的企業(ye) 為(wei) 了應付潛在的、各種各樣的產(chan) 品訂單,往往會(hui) 形成大量庫存,為(wei) 此要消耗一部分的人力、財力和物力,還要承擔一的風險。而如果整個(ge) 生產(chan) 過程實現了信息化,那麽(me) 每一個(ge) 生產(chan) 環節自然就會(hui) 有數據輸出,質量由信息化係統監控,生產(chan) 由信息化係統按訂單處理,唯有這樣,中間庫才能無限趨近於(yu) 零。
如今在儀(yi) 器儀(yi) 表行業(ye) ,由工信部批準、協會(hui) 牽頭組織的相關(guan) 項目正在進行中。協會(hui) 精心挑選了三家行業(ye) 內(nei) 分別代表大、中、小三種類型的企業(ye) ,在三家企業(ye) 內(nei) 進行生產(chan) 過程信息化試點。奚家成透露,他希望能將試點企業(ye) 的經驗成果整理成教材,供更多企業(ye) 參考。如果有別的企業(ye) 想要進行生產(chan) 過程信息化,就以根據這本教材,結合自己的信息化基礎、選擇起步階段,並參考教材中的範例,來推動自身兩(liang) 化融合的進程。
值得一提的是,在整個(ge) 信息化過程中,儀(yi) 器儀(yi) 表行業(ye) 的產(chan) 品必然會(hui) 在其中大顯身手,既實現了自身產(chan) 業(ye) 的兩(liang) 化融合,又能夠推動行業(ye) 向前發展,如果有朝一日,相關(guan) 的教材和經驗也能夠被其他行業(ye) 所借鑒,並付諸行動,那儀(yi) 器儀(yi) 表行業(ye) 將有望迎來自己新一輪的春天。